■ 觀察家
  冤獄之災更多地體現為對人精神的折磨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社會公眾對當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,因此發自內心地同情當事人,並認為精神損害大於物質損害。
  安徽省亳州市的代克民、李保春、李超3人因涉嫌製造一起滅門案,坐了近8年冤獄後,於今年1月10日被無罪釋放。5月21日,安徽亳州中院作出國家賠償決定:賠償代克民60.559805萬元,其中包括其被關2663天的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48萬多,精神損害撫慰金12萬;李保春獲賠數額與代克民相同;李超因被早關1天,比另兩人多了182.35元的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。對於亳州中院給出的賠償數額,3人均不接受,認為12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過少,他們將向省高院國家賠償委員會提出覆議申請。
  對任何人來說,冤獄8年所受到的折磨和冤屈都是難以承受的。更何況時光一去不返,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,因此,代克民等3人不接受賠償金數額,是人之常情。
  從法律上分析,3人不接受賠償數額,將爭議的焦點放在精神撫慰金上,算是找對了方向。因為按照《國家賠償法》的規定,“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,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。”根據今年5月17日最高法院最新公佈的2013年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賠償標準,具體數額為每日182.35元,據此計算出的賠償金一般不會有異議。而法律對於限制人身自由的精神撫慰金的數額,則沒有規定,存在裁量和博弈的空間。
  那麼,冤獄8年,12萬元的精神撫慰金到底是高是低呢?國家賠償精神撫慰金在我國實現從無到有,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。公允而言,在目前的法制和社會背景下,參照民事侵權精神撫慰金的執行標準,並結合其他冤假錯案精神撫慰金的數額標準,12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在現實中算是不少的。
  既然如此,為何當事人還嫌賠償數額太少,並能獲得部分輿論和公眾的同情乃至支持呢?一方面固然有冤獄8年本身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,尤其是造成的精神損害更非區區12萬元可以補償;另一方面,隨著社會進步,公民的權利意識增強,人的自由和精神更有價值了,特別是冤獄之災更多地體現為對人精神的折磨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社會公眾對當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,因此發自內心地同情當事人,並認為精神損害大於物質損害,精神撫慰金更不應該低於其他形式的賠償金。此外,相比國外,我們目前的精神撫慰金標準仍有提高空間,要知道,有些發達國家精神撫慰金動輒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美元。
  當然,精神損害國家賠償制度剛實施沒幾年,在賠償數額上也不能與國外盲目攀比。但是,需要註意的是,隱藏在高額國家精神賠償金數額背後的,不僅是對公權力濫用侵權的焦慮,更是對人的自由和權利價值的追求,而這些無疑是正當的,值得尊重並認真對待。畢竟,國家賠償制度本身是彰顯人的權利的產物,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個體權利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,違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精神撫慰金也應同步提高,以適應變化發展的社會。
  □行者(法律從業者)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66qqnq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